自我介紹(2025年3月版)


台上的同學說他的專長是劈腿,在自我介紹的最後「哈!」的一聲,表演一字馬,什麼意思?

但這很有用,掌聲嘩啦啦地響起,老師點頭表示滿意,同學帶著勝利的微笑走下台,老師拿起座位表,手指在上面游移,「下一位是⋯⋯采翎,請上台。」

我站起來,快步往台上走。

我看不到背後的同學們,但光想像他們的視線此刻像雷射筆一樣照在我身上,就讓我頭皮發麻。

我剛剛也是這樣盯著其他同學嗎?其他人有像我一樣頭皮發麻嗎?很奇怪,手明明很冰,卻流很多汗,拿起講桌上的麥克風時,還一度滑掉。

「大家好,我叫采翎——」

采翎是我聽說讀寫最精通的兩個字,但每次在全班同學面前唸出來,都覺得,我好像不會唸這兩個字欸,但又一定要講,好尷尬,如果有手汗偵測儀器,汗液分泌的最高峰一定出現在講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。

大家好,我叫采翎,生日是五月五日,金牛座,有兩個姊姊一個爸爸一個媽媽。最喜歡的動物是倉鼠,最喜歡的食物是布丁、牛奶、巧克力。

大家我,我叫采翎,畢業於楠梓國小。我的興趣是看電視、玩電腦。很高興認識大家(其實沒有很高興因為根本還不認識任何人)。

大家好,我叫采翎,畢業於楠梓國中。還在思考要加哪個社團。我很高有175公分(為什麼要講這個)。一年後就要分組了,希望可以一起度過愉快的一年。

大家好,我叫采翎,以前是一年三班。興趣是睡覺(老師聽到難道沒有傻眼嗎)因為數理真的讀不下去,化學甚至重考,所以選社會組。未來兩年請多指教。

大家好,我叫采翎,高雄人。為什麼選土耳其語系是因為覺得很有趣,而且其他地方很難學到這個語言(部分實話)。興趣是數獨,不是素肚喔。嗯謝謝。(驚覺自己講了一個尷尬到快死掉的梗只想趕快下台)

前陣子接受雜誌訪談,編輯請我提供簡短的自我介紹,讓我回想起以前那些令我五臟六腑糾結成塊的自我介紹。

現在有比較會自我介紹了嗎?答案是否定的,而且還更困難了。

介紹自己之前,要先很了解自己吧?就像服飾店店員要很了解衣服,才可以介紹給客人。

但我了解自己嗎?我的了解正確嗎?有沒有可能我對自己的了解都是錯的?

如果我連自己都不太確定,我要怎麼在短短幾分鐘內跟別人介紹我自己?

三個月前去日本,在酒吧認識一位台灣人,他的自我介紹很流暢:我曾在美國唸書,待了好幾年,現在回台灣了,因為工作的關係很常來日本,我很常來這家酒吧,跟老闆很熟。你呢?

我的手再度冒汗,好像又回到站在講台上、面對全班同學的時候。

打開電子信箱的頁面,是那封編輯請我提供自我介紹的信。

有人是從Podcast知道我,有人是從YouTube,有人是從電子報,這些平台大家都知道,最適合當做自我介紹的材料。

但是在這些平台上有作品,就可以稱自己為Podcaster、YouTuber、電子報「作家」嗎?

這些頭銜好嚴肅,不但背負著某些期望,而且感覺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才能自稱。我打了又刪,刪了又打,拖了一個週末。

最後我放棄思考了,反正自我介紹最終還是回歸到如何看待自己吧?誠實以對就好,我就按照這幾年在社交場合習慣的介紹方式,生出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:

我有在錄一個叫新資料夾的Podcast節目,也有在拍YouTube影片。雖然聽起來好像跟我的工作很不熟,但⋯⋯你好,我是采翎!

⋯⋯跟以前的自我介紹一樣爛,可能還更爛,還不如說喜歡吃布丁,興趣是玩數獨(然後強調不是素肚)。

反正我可能永遠都不會滿意自我介紹,所以就這樣吧。每一次的自我介紹,都是當下的我對自己的理解,而這個理解,也許一年、甚至一個月後又會不同。

最近多了很多訂閱者,新的訂閱者很有可能不太知道我是誰,所以寫了一封這樣的信,是我2025年3月的自我介紹。謝謝你的訂閱!

采翎的電子報

su-su-su super nova

Read more from 采翎的電子報

中秋連假我在台東兩天一夜,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,而是待在飯店跟姐姐一起看《派遣女王》。 永野愛飾演的森美雪是一天到晚出包的天兵,視前輩大前春子為偶像。 篠原涼子飾演的大前春子是什麼都會但不善社交的超強派遣員,令人又愛又恨。 愛他又恨他的是大泉洋飾演的東海林,在公事上很自私,卻是很好的朋友。 他的好朋友是小泉孝太郎飾演的里中賢介,標準不搶功勞的濫好人,什麼都讓給朋友。 因為他們的髮型太老派,不可能是最近的片,果然一查,是2007年的,距今18年前。 劇情跟演技是誇張了點,是日劇很常見的表演形式,但使得我們一直點擊「播放下集 」,不知不覺就看了七集的主要原因,可能是篠原涼子。 女主角個性古怪又強硬又不苟言笑,這樣的設定應該只能存在於漫畫,因為演員稍微詮釋錯誤就會整部劇尷尬爛掉,但沒想到世上居然有可以完美詮釋這個角色的人,就是篠原涼子。 好喜歡篠原涼子,我接下來的觀看佇列:篠原涼子。 18年間,永野愛結婚生子、大泉洋成為國民演員、小泉孝太郎因為弟弟競選自民黨總裁失利最近還上了新聞、篠原涼子經歷結婚生子後離婚,但每個演員都持續有作品。 真希望四位演員可以再度共演,就像我也希望《White...

在日本的時候,看了《傳奇殿堂:Faker》、《韓團星學院:KATSEYE》,還看了很多X調查(為了看綾瀨水泥殺人事件,朋友還加了會員)。 搭飛機回台的當天早上,去民宿附近的咖啡廳吃紅豆奶油吐司。真的很喜歡吃紅豆奶油吐司,剛開始學會日文五十音,就立刻去查紅豆、奶油、吐司的日文。 切成九宮格的吐司,最中間那排放著紅豆跟奶油。對我來說,吃紅豆奶油吐司一定要均勻,像這樣只把資源集中在其中一排是不行的! 我把紅豆跟奶油分成三等份,分布在三個橫排,之後均勻地抹開(重點:一定要平均),完成後,把紅豆奶油吐司當作裸女畫像一樣貪婪地看著,珍惜地一格一格吃。用手吃,因為店家沒有給叉子,不過用手吃更美味了。 滿口腹的慾之後飽足地離去,沒有察覺手上還沾著黏膩,直到回到民宿。民宿廁所的洗手台很小,我小心翼翼地把黏膩搓洗,不讓水滴落在地板,也檢查嘴角有沒有殘餘的奶油臭味。 這些動作讓我想到X調查。先逞慾再滅跡,那些殺人魔好像也是這樣做的。

前陣子去到一個人潮洶湧的活動,人太多了,店外不到一公尺寬的人行道根本塞不下這麼多人,而且這裡不是行人徒步區,所以汽車、機車、腳踏車、人,大家一起在這個狹窄的街道上爭奪空間。 因為人行道實在太窄了,沒車的時候,有些人會站到馬路上。有車的時候,因為車道的寬度剛好就是一台車的寬度,所以人被迫要移動到人行道上。 活動結束後,走路回家的路上,心想,這個場景只要稍微更改人跟車的排列,就可以玩人肉保齡球。 接下來的部分,我該怎麼說呢?只是我的想像。不過,我可以有這些想像嗎?總之,這是一個虛構的情節。 一開始,只是汽車製造商互相比較誰家的車最耐撞。後來他們發現,比哪一個人最耐撞更有趣,所以有了人肉保齡球這個活動。 活動結束之後,馬路上會留下一道道輪胎紋血痕,但沒關係,下一次下雨的時候就會被沖掉。 原本只是汽車製造商的私人娛樂,後來演變成全民狂歡。車商開始養自己的選手,應該說球瓶才對,像養賽馬、賽豬一樣,每家有不同的策略。 是每天鍛練、身材精壯、肌肉又硬又大的球瓶比較耐撞呢?還是三餐吃速食、身材鬆垮、有大量脂肪保護的球瓶比較耐撞?...